脱贫献爱始于心 乡村振兴践于行 ——151amjs澳金沙门港澳台侨专项暨同心并力班开展主题教育讲座

发布时间:2021/04/22 来源:151amjs澳金沙门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广大青年学生在享受脱贫攻坚成果时亦应该警惕畏难思想,克服厌战情绪,坚定信念,勇立潮头。为了让学院青年学子们牢记践行薪火相传、奉献牺牲的初心和使命,11月4日,学院港澳台侨学生专项暨同心并力班在管院101开展主题教育讲座,特邀中国工程院派驻澜沧县云山村第一书记何朝辉开展主题为“脱贫献爱始于心 乡村振兴践于行”主题讲座。 

(学院办公室主任王波主持讲座)

151amjs澳金沙门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黄世清,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王波,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勤工办主任李勇,建筑学教师张艳玲,辅导员薄冬营、兼职辅导员谢彬华及学院第三届同心并力班全体成员、本科生党支部全体党员、本科生团员近300人参加。活动由王波主持。 

(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黄世清致辞)

黄世清代表学院对何朝辉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称其为“最高配”村支书,高度赞扬了其身为共产党员不变的初心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何朝辉同志自2019年8月由中国工程院派驻澜沧县云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在“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示范引领下,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当中,进百家门、吃百家饭,在拉祜山乡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希望同学们听完本次讲座可以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并鼓励同学们要走向需要人才的农村基层等,真正为人民谋幸福。

 (中国工程院派驻澜沧县云山村第一书记何朝辉开展主题讲座)

何朝辉结合amjs澳金沙官网工科学生的特点,围绕“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主题为同学们分享了中国工程院定点澜沧县的科技扶贫工作和成果。从目标定位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展示了如何利用科技带着村民脱贫致富。澜沧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但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绿色产业优势突出。结合中国工程院强大的科技优势,何朝辉将多个院士团队引入了澜沧县云山村,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立足于资源禀赋,科技创新,开发了特色农业扶贫产业,以资源优势转化经济效益,创新推进着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技术的科技扶贫工作,实实在在的将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促进边境直过民族的脱贫致富目标的早日实现。何朝辉还大力推动教育扶贫,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师资“扶智”,带领出一批特色产业技术骨干,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得到了中国工程院、当地地方政府和广大民族群众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


(何朝辉2019年10月主持林下三七竞卖会)

(2020年4月,蒿枝坝冬季马铃薯喜获丰收)

  

在讲座中,何朝辉深情地描述着:中国工程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澜沧扶贫,中国工程院两届院长周济院士和李晓红院士、云南省委陈豪书记、阮成发省长等领导多次亲临调研指导。在中国广大的脱贫攻坚战线上,有着逾百位院士专家千里迢迢、远赴边疆,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最后他向一同奋战在扶贫一线的院士专家和所有为脱贫而努力战斗的扶贫“书记”们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并鼓励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积极投入到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中去。

 (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勤工办主任李勇总结)

李勇对何朝辉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对何朝辉的讲座和其所承担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和何朝辉等为代表的科技扶贫队伍奋斗在农村广阔天地,深入基层助力国家脱贫攻坚事业,这种党员先进模范的精神令人敬仰,是在切实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这种精神也是现在广大青年学子应该积极响应并努力培养的高尚品质。他还希望在座的青年学者要努力结合何朝辉的讲座,对党实施精准扶贫、对脱贫攻坚、对两山论,对“两不愁三保障”等思想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要以接班人的身份、以主人翁精神,加强自身思想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将来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打下坚实基础。 

(同学提问与答疑)

同学们在听完精彩丰富的讲座报告后内心澎湃不已,积极地向何朝辉提出有关贫困乡村未来发展、扶贫实况、民生落实等方面的问题,何朝辉耐心详细地回答了每一位同学的疑惑,并且在黄世清的提议下,何朝辉还为在场的师生演唱了当地民歌《黄月亮》,优美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饱含对拉祜人民的深情,像一股甘泉,直沁心灵深处。

 (合影留念)

  

何书记简介

何朝辉,男,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2013年至今,先后在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办公室、科技合作办公室任主任科员、四级调研员。2019年8月起,任澜沧县云山村第一书记。